本書作者為資深國際關係學者,歷任政府重要職務,為國內少數學術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俱豐的國際事務專家。此一著作融合國際關係理論與國際政治現勢,從臺灣的角度出發,探討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與因應之道,為作者累積多年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的心得。也是繼《面向新世界:國際關係的復古與創新》之後的又一鉅作。 詳細資料ISBN:9789869634618 規格:平裝 / 616頁 / 17 X 23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本書分類:社會科學> 國際關係  內容連載前言 為什麼要學習世界
地理學對於「世界」的說明是每位研究國際關係者的基本知識。就專業而言,讀者可能比較不注意《山海經》、《水經注》、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、《讀史方輿紀要》等中國古典著作,它們都是地理的書籍,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,是否完全正確則有爭議。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的《中古歐洲》(THE MEDIEVAL WORLD)、《古代世界地圖》(ATLAS OF THE ANCIENT WORLD)、《世界史的地圖》(ALMANAC OF WORLD HISTORY),維克多(JEAN-CHRISTOPHE VICTOR)及其他人合寫的《世界為什麼是這樣子》(LE DESSOUS DES CARTES: ITINéRAIRES GéOPOLITIQUES)提供簡明的地理知識。更進一步的研究要從地緣政治或政治地理的領域中著手,在此先不介紹。
每個人對於地理的了解是一致的,因為地球不能改變,山脈、河川、土地及礦產都有科學的根據。這是硬體的世界,或者是眼睛看到的世界。本書所討論的世界觀及國際觀更重視心理的世界、抽象的世界。羅斯諾(JAMES N. ROSENAU)在《似近似遠》(DISTANT PROXIMITIES: DYNAMICS BEYOND GLOBALIZATION)一書中,將每個人的世界在全球化的架構之下,分成了地方世界(LOCAL WORLDS)、全球世界(GLOBAL WORLDS)、私人世界(PRIVATE WORLDS),再細分為十二個世界,讓研究者了解國家像個人一樣如何溝通、互動及解決問題。羅斯諾所指的世界不是地球,他沒有提到任何礦產、資源或氣候,但他所指的世界是一個「非領域型的世界」(NON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WORLD AFFAIRS),詳細的說明了全球化及現代化對於國際關係、外交政策、公共政策及大眾傳播帶來的政變。他的著作相當完整,而且融合了社會學、比較政治、公共管理及國際關係,在概念分析上,羅斯諾的《似近似遠》這本書確實有獨到之處。 看完整內容連載
留言列表